·中国帆船帆板历史
【群众基础】
帆船运动一向给公众以高端运动的印象,与普通群众缺乏近距离的沟通,无论是参与者还是观众群均属小众。在很多人看来,玩帆船帆板运动最缺的就是钱。据了解,购买一艘帆船至少需要30多万,这就相当于一辆中级轿车的价钱。此外,其高昂的帆船耗损、维护、师资等一系列费用决定了帆船运动至少目前还不可能成为泛意义上的平民运动。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自然不会有较高的经济水平,也就更谈不上观众的关注度了。
【催生】
毫无疑问,中国帆船帆板队又是一支“短期见效”的国家队。2005年底,队伍在福建东山开始集训以来,从最初的128人中逐步调整和筛选,最终确定了参加奥运会的16人阵容,其间分别在青岛、海口、上海和武汉体院等进行转场训练。
同时,帆船帆板作为一个涉及多学科知识的“高智力项目”,同样是在2005年,一支由来自武汉体育学院等多个部门的科研人员组成的工作团队也组建了起来,科研内容涵盖空气动力学、海洋气象学、电子信息等学科。短短三年间,这支科研队伍与国家队教练员一起摸爬滚打,为的就是用最科学的方式帮助帆船帆板队进行特训。
【北京成绩&现状】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般严密的科学训练方式下,中国帆船帆板队果然在北京奥运会上迅速收到了成效。作为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帆板亚军,殷剑在女子帆板RS-X级奖牌轮赛比赛中顺利夺冠,改写了中国帆船帆板的历史。
但是,殷剑的帆板首金虽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国人对这项充满挑战的运动的热情,却在短短四年内改变不了中国帆船帆板的现状。伦敦奥运中国队派出的9人阵容中,唯一的亮点恐怕也只有北京奥运会女子激光雷迪尔级亚军得主徐莉佳,但是她在伦敦奥运周期饱受腰伤困扰,直到去年才恢复训练,能否再为中国队摘金添银还存在很多变数。
【帆船帆板的世界格局】
欧洲选手长期处在帆船帆板运动的霸主地位,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欧洲的竞技帆船运动历史悠久,帆船俱乐部遍布各国,群众性活动也很普及,国际帆联的会员国仅欧洲就占三成以上。另一方面,欧洲帆船竞赛品目繁多,几乎每周都有大型的竞赛,对他们选手的技战术提高也非常有益。此外,美国、加拿大、巴西与澳大利亚等国在历届奥运会上也成绩不凡,有实力与欧洲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