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艇
【群众基础】
中国开展赛艇运动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80年代,参加国际赛事的中国赛艇队曾被老外戏称“吃水花队”,因为总是落在最后。这项运动来到中国后就遭遇了水土不服,既无群众基础又无场地基础。目前中国赛艇运动共有2000多名专业选手,由于项目普及性不强,很少有关注者和业余参与者。另外,器材的昂贵价格也在这一项目与公众之间树起屏障。据介绍,一条单人艇价格约为14万元人民币,八人大艇价格约为40万元,就连一支桨的价格都在几千元至上万元不等。高投入使得这项原本欠缺群众基础的赛艇变得更加“冷门”,如今,国内只有江苏、湖北、广东、江西、浙江等为数不多的省份在发展这一项目。
【催生】
与篮球和足球不同,赛艇项目金牌数众多,因而成为中国优先发展的项目。北京奥运会上的赛艇项目有14个。为此中国投入了数亿乃至数十亿资金引进教练、完善设备,以加快这些项目的发展。包括伊戈尔·格林科在内,中国聘请了约20位知名外国教练执教各个项目的国家队,还有更多外教在为国家队输送人才的省队执教。为了赛艇队能够出成绩,他们还斥资1000万美元,在千岛湖畔修建了一座气势恢弘的体育训练基地。
2006年以来,中国赛艇选手在世锦赛和世界杯赛事中共获得18枚金牌,比是之前3年所获金牌数的两倍还要多。自1932年首次参加奥运会以来,中国在赛艇项目上仅获得4枚奖牌,且一直与金牌无缘。尽管大多数中国人对赛艇项目还不熟悉,但赛艇队一夜之间却变成了一支准备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冠的运动队了。北京奥运会周期,在参加奥运会赛艇比赛的57个国家中,中国获得参赛资格的项目数位居第五。
【北京成绩&现状】
斥巨资、请专员,中国赛艇队在北京奥运会上终于拿到了苦苦追寻的金牌。在家门口,中国一共有6艘艇闯进了各项决赛,结果在前5项决赛中,只是收获了一枚银牌,但在最后的女子四人双桨决赛中,中国队在最后一刻超越了一直领先的英国队,以6分16秒06夺得冠军。拿到了中国赛艇队历史上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
这一次转战伦敦奥运,现年36岁的张秀云退役后重出江湖,今年状态不错。奥运会“三朝元老”徐东香搭档新人黄文仪,在本赛季世界杯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比赛中夺冠。余成刚、王铁鑫、黄喆、张国林在男子轻量级四人单桨项目上也具备较强实力。这三个项目或有望给中国队带来惊喜。
【赛艇的世界格局】
源于欧洲的赛艇运动,是欧洲人生活娱乐的一部分,选拔赛艇运动员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赛艇在西方国家的受欢迎程度,就像兵乓球在中国的普及程度一样。不过,一个国家包揽多数金牌的形势现在已不复存在。目前,从世界赛艇竞技国家来看,东欧国家注重金牌,强调发展女子项目,欧美国家整体水平高,注重队伍的整体实力、强调男子项目和多人艇项目的发展。这样的形势已延续多年,变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