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体操
【群众基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源于欧洲的艺术体操,在欧洲特别是北欧国家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不过,直到上世纪70年代这项极富感染力的技巧性运动才传入中国。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被列为比赛项目以来,艺术体操以其特有的魅力才逐渐在国内各体育院校广泛开展起来被称为“最美丽的奥运项目”。但艺术体操对于中国观众来说仍旧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竞技项目,熟悉是因为观众们喜欢观看运动员们韵律优美的表演,陌生是因为恐怕有很多人对中国队队员的情况并不知晓。
【催生】
自1981年中国首次参加艺术体操世界锦标赛至今,艺术体操在中国仅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但起步晚并不代表出不了成绩,雅典奥运会之前,国家队就为队员们进行了“突击行动”,从全国各地请来了7名裁判,其中有四名还是国际级裁判,目的就是要从裁判的角度给参加奥运会的团体及单项运动员纠正各种毛病,提高她们的艺术表现力,颇有几分“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味道,
为了集中优势,从2005年起,十运会个人项目冠、亚军孙丹、章硕两名国内最顶尖的个人全能选手通通放弃了个人项目,开始主攻集体全能。很快,她们就和其他队员磨合在了一起,在2006年的法国邀请赛上中国队就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北京成绩&现状】
四年前的北京,中国队在艺术体操项目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摘得一枚集体银牌,尽管这其中坐拥主场的优势自不待言,但外界依旧对中国艺术体操的发展前景抱有很大希望。2009年全运会后,获得北京奥运团体银牌的队员们悉数告别赛场。在随后的广州亚运会上,全部由新人挑大梁的中国女子艺术体操却遭遇了滑铁卢,仅仅名列第五,在这支队伍中无一人有过参加亚运会与奥运会的经历。
大换血之后的队伍败在了经验不足,更是在伦敦奥运周期步履蹒跚,去年9月的法国世锦赛暨伦敦奥运会资格赛上由小将担纲的中国队痛失集体项目奥运参赛席位,仅剩广西小将邓森悦一人拿到了个人全能项目的入场券,但就目前实力来看,想要冲击TOP10绝非易事。
【真正的艺体国度】
艺术体操诞生于苏联,到现在为止俄罗斯依旧把持着该项目无人能够撼动的霸主地位。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艺术体操和花样滑冰是俄罗斯女孩中最流行的两项运动。
在近四届奥运会上,全能前三依然被前苏联冠军把持,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选手的强大实力让其他国家选手难以接近奖牌。俄罗斯国内激烈的竞争也让一些选手为了发展转投别国,朱科娃和加纳耶娃少年时期都在俄罗斯国内训练,后来转投别国。即使在第二集团中,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这些国家也依然牢牢占据地位对第一集团发起冲击,亚洲选手与前苏联国家的差距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