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看完两场比赛,我们完全还沉浸在当时那种非常振奋的状态当中,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叶诗文以这样震撼性、华丽的奥运会开场,证明未来会有一个叶诗文时代,你觉得呢?
晁娜:我觉得叶诗文时代已经来了。
主持人:不是“将来”,而是从这届奥运会开始,她可能会统治个人混合泳200和400一段时间是吗?
晁娜:对,因为她毕竟还这么年轻嘛。
主持人:她这么年轻,后面还有很多年。刚才我也提到过,叶诗文在以400破世界纪录拿奥运冠军之后,我们也看到国外很多媒体都在质疑叶诗文的表现到底是如何地不可思议,很多外国媒体都提到,叶诗文最后的成绩比她原先的最好成绩快了大概5秒钟,我们知道,在竞速项目上,一下子提高这么多可能吗?
晁娜:是非常可能的,她在这个年龄段是很容易有质的飞跃的。
主持人:也就是说,我们外界觉得不可能,但在游泳者本身看来并不是这样。
晁娜:对,如果是短距离,50米、100米提高5秒的话那是不可思议,但如果是200米、400米混合泳,这是很正常的。
主持人:也就是说,她本身的表现,和在大赛中精神非常集中的情况下不能以训练成绩来衡量,是吗?
晁娜:是,我想她训练的时候就达到这种水平了。
主持人:只是我们外界一开始并不知道。
晁娜:对。
主持人:所以他们才会有这些质疑。
晁娜:因为在十五六岁的时候,提高成绩的幅度通常都很大,如果到后来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再提高1秒、半秒,零点几秒,都是很难的。
主持人:也就是说,我们忽略了此前叶诗文的成绩并不是完全成熟运动员一直要保持的成绩。
晁娜:对对对。
主持人:叶诗文在拿了冠军之后,每次都要面对一些外国媒体非常苛刻的提问,甚至于在200米混合泳结束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也有一位外国记者直接问你是否服用了禁药,在叶诗文的400混结束之后,英国组委会出面地说,她已经非常干净地通过了药检测试。我想,是不是外界一直对中国游泳有偏见?
晁娜:我想可能是因为她创造了历史,中国游泳队从来没有过一人兼两项冠军的记录,但其实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我前面说到的菲尔普斯,他也兼了很多项,而且一场游两项或三项,他照样拿金牌。
还有一个美国的女孩子,叫富兰克林,她也是兼了很多项,前天她也是游完了200米自由泳的半决赛,又游了100米仰泳的决赛,她同样也拿到了冠军,但大家也没有质疑。
主持人:是不是在有些人的感觉中,欧美选手这样出成绩无所谓,亚洲选手这样就不可思议了。
晁娜:将来我们亚洲选手会更加让他们不可思议的。
主持人:晁娜这句话说得特别好。我想给大家看这样一张图片,我想可能很多人都会看到这样一张图片,我们都记得很清楚,上面的是美国选手罗切特,下面的是叶诗文,她在400米个人混合泳最后50米,罗切特获得金牌的时间是29秒10,叶诗文只用了28秒93,比男子选手还快了0.17秒,在我的感觉中,在竞速项目上,男女会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因为男性在身体结构,肌肉类型上都比女子占便宜,但我们居然看到同样都是冠军选手,叶诗文在最后50米要比男子选手游得快,这个成绩会让你觉得不可思议吗?
晁娜:我觉得很震惊,但我没有觉得不可思议,因为我那天也看了罗切特的400米混合泳决赛,我看他后面好象也没有像叶诗文那样非常地拼命,好象后面也有点松。
主持人:有点松,也就是说,这实际是双方在一个长距离项目中截取的一段比赛,而并不是两个人在这里从跳台上比50米出发到触壁的过程,不是全力的过程。
晁娜:是这样的,还有一个体力分配的因素,可能罗切特前面拼得很凶,到后面回不来了,我们看了视频,叶诗文在前面都是落后的,她对自由泳比较擅长,到最后才冲上去,每个运动员体力分配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所以我们不可以在一场400的混合泳比赛中截50米说明问题,如果真要说明问题,需要两个人从出发到触壁比50米,看谁快。
晁娜:对,教练员会根据每个运动员不同的强项去分配的他的技战术,分配体力。我们看叶诗文前面都是落后于别人的,教练肯定安排她在自由泳往前冲,因为自由泳是她的强项。罗切特肯定在前面就冲了,到后面体力就不太好了,所以如果单拿出来最后50米自由泳来对比、分析,我觉得意义并不大。
主持人:也就是说,可能是一些国外媒体别有用心地用这个数据来说,说叶诗文的成绩有问题,但全程分析起来,并不像他们说的这样。
晁娜:对,我们比赛的时候教练会安排技战术,因为叶诗文自由泳是强项,肯定会安排她在自由泳泳姿上往前冲。
主持人:以后我们就把这种判断方式抛弃掉,因为这实际上是有问题的,叶诗文最终是用她自己出色的表现,包括也在200米上又一次证明,她确实是这个项目上当之无愧的王者。
我们看一下从前方传回的关于叶诗文的采访,她确实是非常可爱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