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奥运看网易,运动有态度,欢迎大家收看由网易奥运和汇源百分百纯果汁共同为您带来的《冠军论战》节目,我是主持人思来。
在伦敦奥运会的跳水比赛当中,我国选手陈若琳以422.3的成绩获得了女子10米台的冠军,这是她宾人在本届奥运会上收获的第二枚金牌,也是中国代表团在夏季奥运会上收获的第200块金牌,首先恭喜陈若琳,恭喜中国跳水队,今天我们请到一位嘉宾一起跟我们聊聊这场比赛,大家都很熟悉她,清华大学教授,也是中国跳水队前副总教练于芬老师,于老师您好。
于芬:您好。
主持人:刚才我说陈若琳以一场非常完美的比赛,以领先对手将近50分的成绩获得了这样一个冠军,也是她两届奥运会以来的第四枚金牌了,对于跳台选手取得这样的成绩,您怎么评价?
于芬:陈若琳在上一届奥运会其实就面临很多困难,一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正好也是在发育期,据说她在奥运会前,在控制体重这方面非常非常不容易,在上届奥运会的比赛咬得很紧,前面还不像这次这样一直领先,在最后几个动作才赶上来。
她自己呢,我在跟她的接触中了解到,上届奥运会结束后她还是不是继续跳、还是不是坚持到这届奥运会,她自己也在斗争中,而且奥运会结束后体重涨得非常厉害,大概涨了十几斤。
主持人:现在看到她也就90斤出头吧。
于芬:可能这次奥运会之前因为压力、紧张等一直在控制(体重),年龄也慢慢过了发育高峰期的阶段,相对好一点,但听说这四年主要也是在控制体重方面,非常不容易。另外,她的技术训练,这四年在难度上没有太多变化,从稳定性来说,对她还是有有利的地方的。
主持人:对于女子跳水选手来讲,我们大部分看到的是跳台成功后就开始转跳跳板,但两届跳跳台的并不多,因为控制体重需要付出一般人难以理解的巨大努力。
于芬:是的,还是很矛盾的,如果她跳台继续跳,一般来说身材保持比较修长,水花效果也比较好,因为涨重以后容易受伤,难度动作翻不动,如果她这时候又不能转跳板,可能就只能在跳台上突破,跳台的难度对于一个接近20岁的运动员来说还是有些困难的,上难度对她的稳定性也会有影响,她不像郭晶晶和伏明霞,她们此前跳板、跳台都在跳,是一个互相促进的状态。
主持人:也就是说,单纯的跳台选手未来想转跳板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于芬:是的,因为跳板是一个技术活,在我看来,一个真正优秀的跳水运动员应该是跳板运动员,跳台在高度上有一些恐惧感,但实际上跳台的技术比较简单,常常能够跳好板的同学,跳台就比较容易,而能跳好台的选手,不一定可以跳好板。
主持人:这场比赛赛后,陈若琳也回忆了自己四年前在北京,最后一跳之前还落后于竞争对手,是在最后一跳的过程中反超拿到冠军,赛后她非常激动,抱着自己的教练、领队痛哭了很久。这次她从一开始领先优势就非常大,获胜之后也显得非常淡定,她管自己叫“淡定姐”,我们也看到了这个女孩子的不断成长,四年前和四年后差距还是挺大的。
于芬:对,我觉得陈若琳还是显得比较成熟一些,好象她的表现和她的语言、言行,都显得……就像她自己说的,比较淡定,赢了或输了,自己都做好了比较好的思想准备。
主持人:是,我想她能够在第一次奥运会上就拿到两枚金牌,第二次又拿到两枚,这对于一个跳水女选手来讲是非常不易的,我们也和于芬老师一起看看比赛画面。
主持人:来看一下,这应该是陈若琳的第一跳,这对她来讲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动作。
于芬:107。还是有一点点过去了。
主持人:水花相对有一点点大。
于芬:她就是身体不太垂直,有一点过去了,从慢镜头可以看出来,动作还不是那么垂直。
主持人:我想陈若琳这四年,身上的伤病估计也不少。
于芬:腰上还贴着一大块胶布。
主持人:这个动作拿到了85.50的高分,从第一个动作起就没有人能够跟她抗衡。
这是她第二跳,3.2难度的向内翻腾三周周半,其实她也是获得奥运金牌速率非常快的选手,两届四枚,我们知道郭晶晶、伏明霞好象都是跳了三届才完成的。
于芬:这个动作也是水花效果并不太好,而且有一点点不够,但总体上她没有多少失误,还算是比较稳定,对女子选手来说,水花效果不是太好。
主持人:稍微翻得有一点翻过了。我想当年伏明霞之所以跳了三届才拿到四枚金牌,也是因为以前没有双人跳水,如果有双人跳水的话她会更快。
于芬:她全部是几项单人,跳台、跳板各卫冕一次,所以她的单人更难一点。
主持人:我们来看她的第三跳。其实在这场比赛中陈若琳的发挥非常稳定,但我们另一位选手胡雅丹(音)的发挥就很不稳定,尤其是在前两个相对难度并不高的动作中反而都出现了比较大的失误,可能也跟她第一次出战奥运会比较紧张有关系。
于芬:对,有可能。
主持人:每次看这个动作,我都觉得特别恐怖。
于芬:这个还好一点,比较直,但水花效果还不是压得那么平,有一点点水花起来。
主持人:这个动作,男子选手跳这种手支撑的动作是不是更好一点?女队员臂力会那么好吗?
于芬:练过体操的臂力就会比较好,而且这个动作难度比较好控制。
主持人:一直都保持在第一的位置。在第三跳之后,陈若琳的领先优势已经非常巨大,将近30分了。
于芬:这个207可能是她的关键动作。这个动作还算稳定,虽然说水花不是那么漂亮,但她没有什么失误,基本上带下来了,不过一点点,所以这个动作基本奠定了她冠军的基础,前面比较稳,这可能是最关键的。
主持人:我看一些选手特别擅长向后跳的动作,有些选手相对的对这个动作比较怵,这和每个人的天赋不一样有关吧。
于芬:我看她几次比赛输掉就是输在这个动作上,好几次这个动作跳得不太好,所以冠军没有拿到,这时候已经落了30多分了。
主持人:运动员在面临一个此前自己不带擅长的动作时,本身他心里的暗示和想法就会相对多一点是吗?
于芬:也说明他练得比较熟练,在大赛中这样的难度能够稳定住。
主持人:这是陈若琳的第五跳。
于芬:实际上她今天的动作,整个水花差一点,这个俨然有点儿不够,但她就是没有什么大的失误。
主持人:在空中动作、姿态上是比较漂亮的。
于芬:下水的效果没有表现得特别突出。
主持人:以前我们看中国的跳台选手跳得好时往往真的像一根针一样扎在里面。
于芬:可能是体重慢慢长大以后跳台比较困难的地方。
主持人:我们知道陈若琳在北京奥运会四年之后为了控体重,四年一直在吃素,而且也戒掉了所有零食,赛后有记者问她,你想吃点儿什么好好奖励一下自己?她说,我已经很多年不吃零食,不知道吃什么了。
于芬:意志品质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