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96年仅夺1金遭媒体讽刺 伦敦奥运夺首金后市长首相皆疯狂
英国金牌开始突飞猛进始于1996年,在那一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英国以1金8银6铜名列金牌榜第36位,甚至还不如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和朝鲜这些第三世界国家。这引发了国内如潮的批评,《每日镜报》便谴责道:“昨晚一个牧羊之国(哈萨克斯坦)羞辱了大不列颠奥运队的威力。”,认为输给一个“国民用老鹰捕捉食物”的国家是对英国极大的侮辱。所以在一年后的1997年,“英国体育”便应运而生,这直接促使了之后英国在奥运会上的成绩逐步提升。
事到如今,英国对金牌的重视依然有目共睹。英国首金开幕4天依然不来,《太阳报》甚至在首页打出“渴望金牌”的标题,而未能如愿夺牌的戴利甚至被网友威胁要将他淹死在泳池里。当艇女子双人单桨选手海伦-格勒沃与希瑟-斯坦宁夺下首金后,英国首相卡梅伦激动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开始,我想这堪称给整个国家带来‘火箭助推器’般的效果,我非常、非常激动!”而伦敦市长约翰逊甚至还因此玩起了滑索,结果被卡在半空。所以别觉得英国人不重视金牌,BBC首页上便高高悬挂着金牌榜,而在奥运会开始头几天,你是看不到这玩意儿的。
马岛战争诠释英国人的老帝国情怀 国力衰退铸就国民“过分的爱国主义”
英国人为何如此在意金牌这个“面子工程”?事实上,作为一个曾经极度辉煌的大国,英国人的确需要更多的现实荣耀维系他们曾经“日不落帝国”的历史自豪感。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何当阿根廷要将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据为己有时,撒切尔夫人非要坚持千里迢迢去打这么一场尊严之战。而英联邦运动会之所以从1930年维持到今天,也与英国的帝国情节密不可分。
德国人图霍尔斯基认为“英国人是新时代的罗马人“,而20世纪英国著名评论家奥威尔将英国人的岛民心态形容为“过分的爱国主义”。自大、狭隘的国民性伴随着英国在二十世纪逐渐由老牌资本主义强国沦为二流资本主义国家的这个过程。即便当代人完全是在一个衰落帝国阴影里成长起来的,然而大陆架般深层的“集体无意识”,仍然让他们保持了这股思维的惯性。英国人素来以绅士风度、行事谦和有礼闻名,但骨子里,总还是免不了当年“帝国子民”的那点不服输的劲头。在体育竞技场上,这一点被体现得淋漓尽致。(途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