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重商主义国家,在一个绝对的自由市场国家中,所有的运动项目都会被打上市场化的烙印。”
在中国,早期的乒乓球运动仅在上海、广州、北京、天津等少数大城市开展。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项全民普及的运动,中国队夺得一个又一个世界冠军,乒乓球在中国被誉为“国球”。[阅读全文]
新时代的田忌赛马
众所周知,国家体育总局的终极目标就是多拿奥运金牌,如何才能用有限的经费拿到更多的金牌呢?老祖宗早就替我们想好了。大家都听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吧?只要想办法用我们的强项去碰对手的弱项,就能在总比分上胜出。[阅读全文]
伦敦 天气 文学
英国文学留给我们的想象中,伦敦常常是雨雾笼罩,四处阴冷。而实际情况是,固然伦敦的秋冬季节雨雾较多,也确实潮湿阴冷,但凉爽的夏季被忽略了。问题出在想象与现实的差距。探究这一差距,会触碰到文学的一项特殊气质。[阅读全文]
英国的殖民地体育
和酒类一样,英国人发明的诸多体育和游戏,或是在本国发明,被带到殖民地消遣,或者是在殖民地生活无聊,创造出来消磨时光。在大英帝国时代,这些英国人带来或者创造的体育消遣,在当地生根,成为当地传统的比赛。[阅读全文]
因为多雨多风以至于网球不可能一年四季都在室外进行,所以很多英国人为了让在冬季、在深秋能够有一些类似于网球的运动,所以他们逐渐拿餐桌以及类似的这种大台来玩一种桌上网球,这就是乒乓球的诞生。[详细]
如果从项目分类来看,可以将各种英式运动分别纳入到室内运动跟室外运动两种,室外运动当中肯定就有最为流行的足球、橄榄球、板球等等。而室内运动就包括我们熟悉的乒乓球,羽毛球和斯诺克台球等。[详细]
英国跟很多欧洲大陆国家不同在于它是一个多雨、多风的一个国家,以前意大利著名的球星维亚利就是一个在意大利和英国两个国家都踢过职业足球的人,他写过一本书,就是将英国足球和意大利足球进行对比,那么在这本书当中有一段非常精妙的描述,他将米兰、伦敦、曼切斯特三个城市的气候条件做了一番对比,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在气温,降雨量方面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最大的差别在于风速,所以说英国的多雨和多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各种现代运动项目的发展,在这个岛国,到了雨季高峰的季节,运动没办法在室外进行,于是就促成了很多室内运动项目的诞生。图为意大利著名的球星詹卢卡维亚利。[详细]
在各种室内运动项目当中,应该说乒乓球、羽毛球和斯诺克台球这是英式体育项目当中的一些特点项目,首先就说乒乓球,那么乒乓球的英文叫做table tennis,很简单,从这个名称上就可以看得出,是tennis发展到桌子上进行的一种运动。图为1922年6月,在位于森林岭联合老兵俱乐部正在举行的三场乒乓球赛。[详细]
很多英国人为了让在冬季、深秋能够有一些类似于网球的运动,所以他们逐渐拿餐桌以及类似的这种大台来玩一种桌上的网球,这就是乒乓球的诞生,乒乓球这个翻译对咱们中国人来讲更是一种形象的翻译。乒乓球现在在英国仍然非常流行,只是乒乓球作为中国的国球,我们已经把它提升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但是在英国,包括在欧美很多国家,乒乓球并不是一个完全独立成项、或者说有很高的市场化和职业化进行规模的一项运动。图为2008年8月18日北京奥运会,中国男队主教练刘国梁(右二)、队员马琳(右一)、王皓(左二)、王励勤,庆祝男子组乒乓球男团金牌。[详细]
在很多英格兰的超级联赛俱乐部中,几乎都能找到两三张乒乓球球台,当地人的解释是乒乓球在英国人看来更是一种热身运动,在进行其他的运动项目之前,都打一打乒乓球,对于身体的伸展以及头脑和精力的协调很有帮助。乒乓球由于它天生的限制,球体太小,球台也不会特别大,所以它的职业化发展前景并不是那么出色。在这些主流的职业体育国家,你也不可能看到乒乓球能够作为一个电视媒体的主流播送项目,更不可能看到一支国家队在进行队内选拔的时候,直接选拔赛也能够成为全程直播的电视热点话题。图为2008年11月18日,德国乒乓球欧洲冠军波尔,在柏林的与德国国家足球队球员弗里德里希进行乒乓球培训。[详细]
在英国中部的(格拉斯哥),这是一个郡,在这个郡有一个叫做Bad Minton的小镇,如果在英国坐火车,应该是从伦敦往北走,有两条线都会经过这个小镇,Bad Minton闻名更是因为它是羽毛球的别称,羽毛球在中国人的翻译中是一种意译的翻译,这项运动的起源其实也跟板羽球有关。图为BadMinton(巴德明顿)小镇景色。[详细]
大概是在200多年前,在印度的一些社区中就有人流行玩这种游戏,如果我们追踪这种游戏的起源的话,甚至可以找到在古代的中国,古希腊都能找到一些类似的拿这种板体、木板体作为载具去击打一些沾有羽毛的皮球或者其他石头类似的游戏。但是羽毛球在英国的成型同样是因为受制于气候和地理条件,隔网对立,然后进行这样的一种运动,对于青少年的参与和对于身心健康都很有帮助,羽毛球的起源同样是因为这样的气候原因。图为1874年,在印度进行的羽毛球混双比赛。[详细]
在整个大英帝国的崛起和兴盛过程当中,英国政府派出了大量的军团,派到他们所在的各个殖民地来进行殖民统治或者是保护他们的各种殖民贸易。我们都知道,驻印度的英国军团一直是大英帝国在兴盛期间非常重要的海外军事存在,到印度之后呢,很多英国的中上层军官闲暇时间都会集中在一种叫做军官俱乐部的地方来进行社交,来消耗自己的时间,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之下,又有一项新的运动诞生,这就是台球。图为1885年,在印度组织的羽毛球游戏。[详细]
其实在驻印度军团真正成型之前,台球在英国本土也有,但是大多数是称之为落袋黑球或者是落袋白球,也就是拿一两个球在一个台面上进行碰撞,把目标球打入到球袋,这样就成为了一种原始性的台球。在这样高级的军官俱乐部当中,有很多军人式的思维会在这种简单的运动当中体现,那就是要求有很好的战略思维能力同时又有很强的战术执行力。图为1907年,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站在台球桌的一端拿着台球杆。[详细]
到了大概1883年到1885年,一位当时英国本土的台球高手来到了英国驻印度军团,他发现这项台球在这些军官俱乐部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异,规则变得更加复杂,得到了这种启发之后,他回到英国将这项运动进一步的丰富,逐渐就形成了现在台面上要摆上22个球的斯诺克运动,所以说斯诺克完全是一种室内运动,也是一种可能将人的思维跟自己的形体活动紧密结合的一项运动。图为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1885年,当时的英国英式台球冠军约翰·罗伯特(John Roberts)在印度旅行时见到了张伯伦并从他那里知道了斯诺克这种新玩法。回国后,罗伯特就把斯诺克台球带回到英格兰。 [详细]
斯诺克真正成为一个国际知名的运动,其实要等到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有一个非常凑巧的一个原因,在1968-1969年,英国的BBC电视台开始推广彩色电视信号,要推广彩色电视信号电视机构他需要找到一种类型的节目,既能够丰富展现彩色电视的特点,同时又能够在比较长的时长之内将观众留住在自己的电视画面前,斯诺克就成为了一种天然的运动,因为我们看到在这么一个以绿色台为背景的桌面上,会呈现出七分的黑色球、六分的粉色球、五分的蓝色球、四分的褐色球、三分的绿色球和两分的黄色球,这个母球目标球和击打球的颜色又会有区别,我们知道击打球是白色,将这几种颜色加上十五粒红球把这一块整个画面会显得非常丰富,具备着充分的彩色电视信号的特点,所以说由于彩色电视信号的推广,斯诺克而成为了极为热门的一项运动。图为彩色台球。[详细]
到了八十年代,斯诺克的世锦赛已经成为了BBC在每个春天直播赛事当中最受欢迎的一项,而在那个时代中国人也通过一些间接的媒体传播认识到了斯蒂夫戴维斯以及亨得利这样的绝世台球高手。这项运动由于彩色电视的存在而得以推广,但是也因为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到了九十年代,进入到了交互式的信息传播方式时代之后。图为1997年2月:史蒂夫戴维斯,赢得英国的金边臣斯诺克锦标赛冠军。[详细]
特别是在九十年代,当电视传播进入到了一种交互式的信息传播模式下,斯诺克由于它的比赛时长不可测,而且整个比赛画面相对比较单调,逐渐被这些电视媒体所抛弃。到现在,斯诺克运动其实走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如果没有过去十年,这项运动在中国的崛起的话,那么这项纯英式运动很可能会走到一个非常非常凄惨的境地。英国的这些室内运动和很多英国传统运动一样,如果没有现代化媒体在八十九十年代的崛起和支持,他们很难享受现在这样的发达程度。天空电视台的出现,以这种付费电视极高的独家版权去收购英超的电视转播权相关。图为2011年1月16日,丁俊晖夺得温布利大师赛冠军奖。[详细]
英国的职业橄榄球同样如此。现在的职业板球也会是这样。所以说不管是室内运动还是室外运动,在英国都必将走上一条非常高市场化的道路,你能够接受这样的职业化挑战,这项运动才有足够的空间。在一个重商主义国家,在一个一直号称自己是绝对自由市场的国家,运动也被打上了非常强烈的市场化色彩。在一个重商主义国家,在一个绝对的自由市场国家当中,所有的运动项目都会被打上市场化的烙印。图为1995年,亚特兰大的佐治亚州立大学的校园GSU体育场内景,亚特兰大当时正在准备举办1996年夏季奥运会。[详细]